首页 >> 通知公告

面向海内外招聘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研究方向博士后

发表时间:   阅读次数:

同济大学交通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面向海内外诚聘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方向博士后欢迎有驾驶行为心理学人因工程等背景,创新能力突出、科研实力优秀博士后科研人员。

实验室简介

交通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八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等先进实验设备,针对“人-车-路耦合的行为交互机理”等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和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机非混行等特色交通安全问题,与国际、国内知名机构合作,开展驾驶行为特征及解析方法、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测评技术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一、实验平台

1)建成国际一流的八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

是我国首个具有八自由度运动系统(6自由度和20m×5m的XY运动导轨)的驾驶模拟平台,舱内放置真实的轿车,拥有完善的力反馈系统以及柱面投影系统(可视范围250×40度)。软件仿真系统为SCANeR Studio,具有车辆动力学(Vehicle模块)、传感器(Sensor模块)、高精度道路(Terrain模块)与驾驶行为(Traffic模块)的仿真能力。驾驶模拟实验平台配置有多角度驾驶舱摄像头,可捕捉并记录驾驶人动作与状态,并设有中控台,可实现驾驶人操作状态的实时监控。此外,设有实时语音通信设备,支持驾驶心理与行为分析实验。

相关新闻:

同济大学8自由度驾驶模拟器投入运行

2)开展国内首个自然驾驶数据采集实验

同济大学与通用汽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自2012年起开展了自然驾驶数据采集实验。自然驾驶测试车辆安装了国际最先进的自然驾驶数据采集设备(包括4路摄影头、可跟踪前方8个物体的雷达、全球定位系统、车辆总线数据记录器),是国内首个该类型的实验;累计采集了60多位驾驶人、16万公里的运行数据。至今已采集六类车辆,超过200位驾驶员,百万公里级自然驾驶数据。同时面向中国复杂道路环境开展自动驾驶传感器数据采集。

相关新闻:

Pilot Naturalistic Driving Study in China

二、研究方向

(1)系统开展中国驾驶员行为特征解析

同济大学2014年起与通用等汽车企业合作,开展了中国驾驶员跟车、变道、停车等驾驶行为的系统性分析。基于上海自然驾驶数据,建立变道和切入行为自动化提取标准;对城市快速路跟驰模型进行了标定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化学习跟驰模型;分析自然驾驶车辆的变道行为特征、决策机制以及对后随车辆的影响,建立了多元线性可插车间隙模型。

代表论文:

[1]   Xuesong Wang, Minming Yang, David Hurwitz. Analysis of cut-in behavior based on naturalistic driving data.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Volume 124, March 2019, Pages 127-137.

[2]   Meixing Zhu, Xuesong Wang*, Yinhai Wang. Human-Like Autonomous Car-Following Model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Volume 97, December 2018, Pages 348-368.

(2)面向智能汽车的驾驶行为解析与建模

2013年,与一汽、HARMAN、华为、宝马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依托同济大学八自由度驾驶模拟器开发了疲劳预警、前向避撞算法并测试了驾驶人在受到预警提示后的生理、驾驶行为特征的响应及变化规律。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优化,与普渡大学Andrew Tarko教授合作,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开发了拟人化的自动驾驶跟驰算法和安全、效率、舒适度多目标优化的自动驾驶速度控制模型。

相关新闻:

面向智能驾驶的驾驶员感知和仿真研究

代表论文:

[1]   Xuesong Wang, Chuan Xu. Driver drowsiness detection based on non-intrusive metrics considering individual specifics.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Volume 95, Part B, October 2016, Pages 350-357.

(3)基于行为分析的营运驾驶人安全教育

依托于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与沃尔沃集团、瑞典查尔姆斯大学等单位合作,于2013年开始基于市内货运行业危险驾驶行为数据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危险交通事件率下降达75%。2016年起与携手共建安全道路联盟(Together for Safer Roads, TSR)合作,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与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的支持下,在省际客运、市内公交、集装箱运输与危化品运输四类重点行业开展,形成了每月集中宣教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组合式安全教育方法,编著了《基于行为分析的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指南》,支撑了营运行业不良驾驶行为改善。

相关新闻:

基于行为分析的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

代表论文:

[1]   Xuesong Wang, Yilun Xing, Lian Luo, Rongjie Yu.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Behavior-Based Safety education methods for commercial vehicle drivers.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Volume 117, August 2018, Pages 114-120.

三、合作平台

(1)学科交叉合作

实验室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中科院心理所等单位合作,通过与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交叉,研究重点驾驶人群体行为特征与不良驾驶行为的心理致因

(2)国家级驾驶行为研究平台

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建道路交通集成优化与安全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驾驶行为技术研发部,深入研究重点驾驶人群体行为特征,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驾驶员培训考试、不良驾驶行为执法等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3)国际合作平台

实验室于2017年入选交通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已经和国际交通安全研究机构(美国普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德国宇航中心、英国拉夫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建立了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关系,致力于培养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方向高端理论和应用人才。

应聘条件与薪酬待遇请参考《同济大学关于做好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https://hr.tongji.edu.cn/36/9b/c4500a145051/page.htm

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方向联系人同济大学王雪松教授wangxs@tongji.edu.cn、柴晨副教授(chaichen@tongji.edu.cn

©CopyRight 2003-2012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备案号:沪ICP备13005359号-1